English

孩子何以要做“老大”

2000-05-28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肖华勇

一天,我替一位朋友去学校接他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。刚到校门口,孩子就飞也似的向我跑来,嘴里喊:“叔叔叔叔,我赢了,我当上老大了!”我只觉好笑,可看到他头上的血迹我明白了———孩子打架了。在我“同意保密”的前提下,孩子讲述着他的故事:我打了三次,今天终于坐上“宝座”……现在有人替我写作业了;班长在我面前变老实了……

在当地法院的少年犯审判庭,庭长给我一堆案卷,涉案人全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,罪名大部分是打架斗殴。阅完了案卷,我们邀请了一些少年犯的家长座谈。家长更多的谈到了许多仅靠“家长”无法解决的向题。

近几年,电子游戏室如雨后春笋般包围了中小学校。绝大部分游戏软件充满打打杀杀的暴力色彩,这对于模仿力极强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,是潜在的隐患;影视作品不厌其烦地讲述着一个个复仇故事,功夫明星挥舞十八般武器,使小观众们恨自己不能马上成为叱咤风云、独闯江湖的侠士。长此以往,焉能不沾霸气?现在的青少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,一些家长认为孩子“泼”一点儿才不会受人欺负,将来走进社会才好立足云云,因此放任孩子的“老大”习气。

(《检察日报》2000.5.24)

  •   平山的故事,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: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,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,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;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,于平凡之中,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。【详细】

      《英歌》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,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,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。它可能引发热议,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,商业上取得成功,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,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【详细】

  • 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,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,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。【详细】

      2023年10月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与光明网联合推出“理响中国·文化旗帜”(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)专题视频。【详细】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